2010年1月5日 星期二

聽覺語音學

聽覺語音學

簡介:
  任何聲音發出以後,是以振動的方式( 聲波 )傳至聽者的耳朵中。接著由耳鼓膜以物理性質的振動經過中耳傳至內耳,在耳內蝸管內再將這物理振動轉化為神經脈衝,經聽覺神經傳至大腦。這些過程即屬聽覺語音學的範疇。( 參考謝國平,語言學概論 )

--------------------------------------------------------------------------------

聽覺的產生 :

由聲波的傳導到聽覺的產生,是以下列步驟進行的:

1. 聲波由耳翼導入外耳道 (空氣傳導),或直接繞過外耳及中耳而刺激內耳 (骨傳導) 。

2. 聲波振動鼓膜,其中低頻率聲音所產生的振動較慢,而高頻率聲音所產生的振動較快。 隨後聲波由鼓膜經鎚骨、砧骨及鐙骨傳至卵圓窗。

3. 卵圓窗的振動使前庭階內的外淋巴產生波動,而向鼓階推進。同時,外淋巴的壓力傳向前庭膜,使耳蝸內的內淋巴壓力增加,而使基底膜振動。

4. 基底膜的振動使毛細胞的毛擺動而產生發生電位,並導致神經衝動傳向前庭耳蝸神經的耳蝸分枝。

5. 神經衝動由耳蝸分枝傳到延腦的耳蝸神經核。在此,大部分的神經衝動通到對側,而後傳到中腦的下視丘,接著再傳到視丘的內側膝狀核,最後終止於大腦皮質顳葉的聽覺區。


--------------------------------------------------------------------------------

聽覺語音學的發展:

我們知道:由聽覺神經細胞所接收的脈衝,是由耳朵傳送至大腦。而在大腦中,便產生非常複雜的處理過程。這個過程就是科學家及語言學家最想要探究及了解的。對於語言學家而言,要獲得更多有關於聽覺感知的資訊,即人腦如何解讀耳朵所接受到的特定聲波,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要求受試者去描述他們的感知。當然,實驗結果是很主觀的。但是我們可以用一些對比的形容詞來要求受試者把他聽到的語音做分類,像是鈍的或是尖的聲音、重的或是輕的聲音,甚至判斷一個音是否可以當做子音或母音。


--------------------------------------------------------------------------------

聽覺語音學與發音、聲波語音學的關係:

聽覺語音學與發音語音學的關係

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很密切,否則,人類的溝通無法進行。舉例來說,如果我們將鼻音如[m]、[n]和[N]以聽覺的觀點來看,它們都是「嗯嗯」的聲音。當一個語言學家或是用心觀察語音的人聽到一個他沒有辦法單獨使用聽覺來判斷的聲音,他可以試著去發相似的音,好讓他比較和體會那個音的特質。一個在學外語的人在學其母語沒有的語音時,他可以集中注意力在這個語音在聽覺上與其它音的相異性,以幫助自己的發音 。

聽覺語音學與聲波語音學的關係

這兩者之間的關係似乎比較不明顯。當我們聽人說話時,我們幾乎不會、也不能意識到聲音的聲波特質。但是,實驗證明:兩者之間是有關係的。例如,在一個吵雜的環境中或是我們誤聽一個字時 ,就可能是我們對語音排列順序認知的混淆。伯那思那漢(Brosnahan)表示:聽覺閾限是存在的,它會使聽者無法辨認哪一個音在先、哪一個在後。


--------------------------------------------------------------------------------

相關期刊:

篇  名
聽語科學在臺灣的展望

並列篇名
Speech and Hearing Sciences in Taiwan's Future

作  者
江淵聲 林泰

刊  名
聽語新潮

卷期/年月
2 民90.11 頁138-141+292-296

資料語文
中文; 英文




篇  名
傳統中醫聽語病理學發微

並列篇名
A Premise of Speech-Language-Hearing Patholog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作  者
洪振耀

刊  名
聽語會刊

卷期/年月
12 民85.12 頁99-142

資料語文
中文




篇  名
臺灣對學齡聽障學生服務的初步探討

並列篇名
Services to the Hearing Impaired School-Age Population in Taiwan: A Perliminary Study

作  者
劉麗容等

刊  名
聽語新潮

卷期/年月
1 民89.11 頁28-33+75-82

資料語文
中文; 英文




篇  名
二十世紀初法國失語學界記事

作  者
洪振耀

刊  名
聽語會刊

卷期/年月
9 民82.12 頁10-26

資料語文
中文




篇  名
聽力與兒童英語教學

作  者
林蕙蓉

刊  名
師友

卷期/年月
414 民90.12 頁24-28

資料語文
中文




篇  名
語言治療與音樂治療

作  者
洪振耀

刊  名
聽語會刊

卷期/年月
11 民84.12 頁1-18

資料語文
中文


 


--------------------------------------------------------------------------------

相關網站:

http://www.chez.com/phiallfish/und_essays/Phonetics.html
這個網頁主要是介紹語音學三大分支的相異及相關性。網頁所有人為Christian Assegurg 。
http://www-old.physiol.usyd.edu.au/simonc/anl_intr.htm
這個網站為聽覺神經科學實驗室所設立。這個實驗室位於雪梨大學的生 理 學系。主要的研究項目包括生物聲波、神經生理等等。

--------------------------------------------------------------------------------

相關著作:

1.聽神經通道病變
曾凡鋼

 
 

2.當代助聽器選擇與驗配之論點
Jerry Punch

 
 

3.如何訓練語言病理學專家在亞太之多重文化地
區進行服務與教育
劉麗容

 
 

4.聽性腦幹反應(ABR)總論:運用與限制
馬文蘭

 
 

5.耳聲反射在新生兒聽力普查中的應用
陳蕾

 
 

6.電腦聽力檢測儀在台灣未來的發展及挑戰
林泰

 
 

7.數位助聽器時代重新檢視不連續頻率波?
及低頻率對語音辨識的效用
陳小娟

 
 

8.輸入式壓縮助聽器之壓縮閾值的可能影響
王克經

 
 

9.聽語科學在台灣的展望
江淵聲、林泰



--------------------------------------------------------------------------------

參考書目:

謝國平。 1994。 語言學概論。 台北:三民書局。

L.F.Brosnahan, B. Malmberg. 1970. Introduction to Phonetics. Cambridge: W. Heffer
and Sons.

V. Fromkin, R. Rodman. 1998. 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Fort Worth: Harcourt Brace.

資料來源:
http://www.ling.fju.edu.tw/phonetic/hearing.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